前幾天看電視看到台灣藝人Janet 邊哭邊訴說她的憂鬱症發作。看完了以後我真的想給她一個緊緊的擁抱!我跟她一樣都患了憂鬱症而且已經快要十七年了。感覺就好像你掉進了一個無底的谷,你永遠不知道你會掉到幾時才停。晚上睡不著,滿腦子都是灰色思想。路還有這麼長我該怎麼走下去? 前面是沒有盼望的。

我第一次發病的時候是二十七歲、剛剛結婚。我跟他是在加拿大讀大學的時候認識的。他是從新加坡去讀書的學生,我是一個從香港移民去的港女。交往三年,一畢業就馬上結婚。結婚後我就提着一個行李箱跟他去新加坡生活。因為要跟婆婆一起住的關係我給了自己很多的壓力。加上那邊天氣很熱,言語又不太通,沒有娘家又沒有朋友我開始變得很緊張,情緒很㡳落。到後來我跟本沒辦法踏出家門。一出去我就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身體開始起變化,手腳冰冷身體卻一直冒汗,呼吸不太暢順,口嚨好像有東西卡住,肚子痛。最讓我受不了的是那強烈的嘔吐感。離家走三分鐘有一間小賣店,去那間小賣店前我要經過一段掙紮的時間但走到一半我還是沒辦法繼續走。恐懼譲我只可以往回跑,恐懼讓我只可以躲在家𥚃。

終於鼓起勇氣去看一個精神科醫生。醫生跟我說我患了anxiety disorder (焦慮症)和 depression (憂鬱症)。兩種病加在一起就好像一個惡性循環,焦慮讓我更憂鬱,越憂鬱焦慮又越嚴重。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有想過結束生命但我不會做因爲媽媽曾經在我十六歲的時候吞了一瓶安眠藥自殺。我知道這樣會帶給家人很大的傷痛和自責。  憂鬱症最痛苦的是你最親的家人和朋友都不了解你,不了解你生病了。他們會誤解你是在找別人的注意,誤解你是懒惰不想去工作。 因為我的病,婚姻只維持了四年半。 離婚後我便回加拿大治病。換了幾個醫生,嘗試了不同的藥物。我的病終於開始慢慢的有改進。 終於可以過比較正常的生活,可以跟親朋好友輕輕鬆鬆的在外吃一頓飯。那年我已經四十歲了, 實在浪費了太多時間和青春。 醫生跟我說憂鬱症很難百分百的原全好起來所以我們要學會怎麼把憂鬱的時間縮短。

我覺得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最需要的是:

 

  • 一個好的適合你的精神科醫生
  • 適合你的藥物和份量
  • 一個會聆聽,黙黙支持你的朋友或親人。如果沒有可以找專業人士
  • 閱讀一些教你怎麼面對憂鬱症或焦慮症的書

希望患有憂鬱症的朋友都能夠把憂鬱縮短,把開心延長.....好長好長! 人生一定有出路,雨後一定有陽光。 請不要放棄!

後話: 我的部落格名稱Bobo2004。Bobo是我的大女兒(一隻芝娃娃跟短毛猎狐梗的混血兒)。我真的要謝謝她,她陪伴著我走過很多灰暗的日子。如果沒有她我相信這條憂鬱之路更難走。Bobo在兩年前的父親節回天家了。

bob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bo2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